7天吸金超千万美元,MIRAI能否引爆AI偶像经济?

2025-05-12 11:25

分享
分享

原文标题:《MIRAI 币 7 天吸金逾千万美元!当 AI 皮囊套上区块链骨架,我们还需要真人明星吗?》
原文作者:Lawrence,火星财经


2025 年 5 月,一场横跨虚拟偶像、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资本实验在东京悄然启动。由日本头部虚拟人公司 Aww Inc. 与 Solana 生态 AI 平台 Holoworld 联合推出的 MIRAI 项目,凭借顶流 IP「imma」的号召力,在短短一周内募集超 1290 万美元资金,打破日本 Web3 项目募资纪录。这个试图将二次元文化与去中心化金融深度绑定的项目,究竟是元宇宙叙事的「新范式」,还是泡沫狂欢的又一注脚?


​​一、项目背景:从涩谷街头的虚拟偶像到区块链「新物种」​​


​​1. Aww Inc.:虚拟人帝国的缔造者​​


作为日本最早布局虚拟人赛道的公司之一,Aww Inc. 自 2018 年推出初代虚拟偶像 imma 以来,已构建起涵盖 Ria、Plusticboy 等 20 余个虚拟 IP 的矩阵。其核心商业模式是​​「虚拟人即服务」(VaaS, Virtual as a Service)​​,通过品牌代言、潮牌联名、影视植入等方式实现商业变现。



imma 的破圈效应堪称现象级:SK-II 的全球护肤广告中,她与真人模特共同出镜;宝马东京原宿体验店开业时,其全息投影担任「数字店长」;甚至日本 JR 山手线的车厢广告中,每日通勤族都能看到她的动态影像。这种「虚实无界」的沉浸式营销,使 Aww Inc. 成为三菱 UFJ、资生堂等传统巨头的战略合作伙伴。


​​2. Holoworld:Solana 生态的 AI 基建狂魔​​


Holoworld 的定位是「虚拟人上链基础设施」,其核心产品 AVA AI 引擎可通过 3D 扫描与深度学习,将真人动作实时映射至虚拟形象。



此前发行的治理代币 $AVA(市值峰值达 3 亿美元,当前市值 9000 万美元)已接入超 50 个元宇宙平台,并为韩国女团 aespa、欧美虚拟网红 Lil Miquela 提供链上身份确权服务。此次与 Aww Inc. 的合作,本质是​​「IP 资源 + 技术基建」的垂直整合​​:Aww 贡献 imma 的 IP 资产与粉丝流量,Holoworld 提供 AI 生成工具与链上交互协议,共同搭建虚拟人经济生态。


​​二、代币经济学:超募 1290 万美元背后的设计逻辑​​


5 月 10 日,在链上虚拟人类 MIRAI 开启募资后两天不到,官方发文宣布,Mirai 代币预售现已提前结束,筹集到的金额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最初的目标。团队计划退还多余资金。链上数据显示,Mirai 的预售地址已收到 76,423.42 枚 SOL,约合 1295 万美元。


​​1. 代币分配:集中化治理与流动性博弈​​


根据白皮书,MIRAI 代币总量 10 亿枚,分配结构呈现明显「资源导向」特征:




这种设计暗含两大争议:


​​· 中心化风险​​:团队与合作伙伴合计持有 25% 代币,且预售份额高度集中(前 100 地址占比超 60%),社区治理可能沦为「橡皮图章」;​​

· 流动性陷阱​​:25% 的流动性池采用分阶段释放,或导致早期价格剧烈波动。历史数据显示,类似模型项目(如 SkyAI)上线首周振幅普遍超过 300%。


​​2. 超额募资与退款机制:市场情绪的「双刃剑」​​


原定 5 万枚 SOL 的募资目标最终以 76,831 枚 SOL(约 1290 万美元)提前收官,超募比例达 153.6%。项目方承诺按比例退还超额资金,但链上数据显示,前 10 大地址贡献了 42% 的资金量,​​「鲸鱼控盘」​​特征显著。退款机制虽能短期提振信心(参考 SLERF 事件后的大幅反弹),但也可能引发「囚徒困境」:部分投资者为规避退款损失,选择在二级市场抛售,导致价格螺旋下跌。


​​三、价格预测:多维因子博弈下的走势推演​​


​​1. 短期(1-3 个月):做市商操盘与流动性博弈​​


Wintermute 的深度介入(链上标签显示其测试地址参与预售,最大单笔 Wintermute 相关,转入预售地址近 15wu 881sol )为项目注入强心剂。参考 $AVA 的上线表现:


· ​​首日表现​​:2024 年 Q4 上线时,$AVA 开盘价 0.12 美元,24 小时内冲高至 0.87 美元(涨幅 625%),随后回落至 0.35 美元;

· ​​做市策略​​:Wintermute 通过「脉冲式拉升 + 阶梯式出货」完成初期控盘,首周换手率高达 580%。


若 MIRAI 复制该路径,可能呈现以下阶段:


​​· 开盘冲高​​:借助 imma 社媒热度(Twitter 粉丝超 86 万),价格或快速突破 0.5 美元,约合市值 5000 万美元;

· ​​获利回吐​​:预售投资者中约 30% 为「打新工作室」,可能在 2-3 倍收益后批量撤资;​​

· 流动性虹吸​​:25% 的初始流动性池若集中在 Raydium,可能引发 MEV 机器人狙击,加剧波动。


​​2. 中期(3-6 个月):生态落地与叙事验证​​


项目路线图显示,Q3 将上线​​Mirai Terminal 测试版​​,支持三大功能:


​​· 虚拟人铸造​​:用户可通过 AVA AI 生成专属形象,并铸造为 NFT;​​

· 打赏经济​​:粉丝用 MIRAI 代币购买虚拟礼物,imma 等 IP 可获得分成;

​​· 品牌联名池​​:合作伙伴(如优衣库、Loft)可发起限量数字商品众筹。


该阶段需关注两大指标:


​​· MAU(月活用户)​​:若未能突破 10 万门槛,代币可能陷入「有价无市」;

· ​​IP 分成占比​​:imma 相关交易是否占生态 70% 以上,反映生态多样性缺陷。


​​3. 长期(1 年以上):虚拟人赛道的「死亡交叉」​​


虚拟偶像的生命周期定律显示,头部 IP 的热度峰值通常维持 18-24 个月(如初音未来、洛天依)。imma 自 2018 年出道已进入第七年,尽管通过「跨次元营销」延长生命周期,但 Z 世代用户审美疲劳风险加剧。若团队未能孵化新 IP 或拓展应用场景(如 VR 演唱会、AIGC 内容平台),代币可能沦为「MEME 化资产」,依赖社区炒作维持估值。


​​结语:虚拟与现实的「次元壁」能被代币打破吗?​​


MIRAI 的野心不仅是发行一枚代币,而是试图构建「虚拟人 - 粉丝 - 品牌」的三位一体经济体系。其成功与否,取决于能否将 imma 的流量势能转化为链上活跃度,并突破「工具化」瓶颈,打造真正的数字身份范式。


然而,当资本狂欢散去,我们需要回答一个本质问题:​​区块链究竟为虚拟偶像赋予了新价值,还是仅仅披上了一层去中心化的「皇帝新衣」?​​ 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,但在此之前,投资者务必系好安全带——这趟穿越次元壁的旅程,注定颠簸。


原文链接


推荐阅读